愛娃夫婦領養小雯菲 愛娃 攝愛娃和小雯菲喂食大熊貓 愛娃 攝
  中新網金華12月5日電(見習記者 李婷婷 通訊員 王小民)“厚,薄……”12月初,冬日暖暖的陽光照在浙江師範大學的大草坪上,53歲的“大學生”愛娃坐在草坪一角,跟著她身邊的漢語老師毛力群的發音,執著緩慢地從嘴裡蹦出一個個漢語單字。過去的兩個月,她一直都在浙師大國際學院學說中國話。
  愛娃的故鄉,在距離金華8000餘公里的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這是她第7次來到中國,為的是自己的養女——武漢女孩雯菲:“我想在家能用漢語和女兒交流,讓她不要忘記自己的母語,更不要忘記自己是中國人。”
  愛娃一直覺得自己與中國的緣分,是命中註定。她喜愛中國文化,愛穿中式服裝,右手腕上還佩戴著一個中國玉鐲。2001年,她和丈夫有了一個領養中國寶寶的想法。他們向瑞典的一家機構提出申請,2年後,終於等來了一封來自武漢的信。
  2003年8月23日,在武漢的一家孤兒院里,愛娃和丈夫賽爾格蘭第一次見到眼前這個中國寶寶。“當時我的心撲通撲通地跳,跟第一次做媽媽的心情是一樣的。”愛娃既緊張又激動,她回憶到,當時雯菲才16個月大,有點怕生,一直怯生生地看著他們。
  “她躲在門口,也不吃東西。”從瑞典專門買來的泰迪熊,也被她一把扔到了身後。
  慢慢來,一切都會好起來。愛娃這樣安慰自己。到瑞典後,他們儘力多陪孩子,陪她玩耍、看書,逗她開心……
  一周後,小雯菲慢慢融入了這個充滿了愛的瑞典家庭。兩周後,聰明的她就會說瑞典語了。最讓愛娃夫婦驚喜的是,雯菲居然機緣巧合地學起了乒乓球,那可是中國國球。
  7歲時,雯菲一個8歲玩伴叫她去打乒乓球,雯菲說“不會”,男孩脫口而出:“一起玩吧,你會是最好的球員!”“為什麼?”“因為你是一個中國人啊!”
  不知是否遺傳了中國人善打乒乓球的基因,雯菲迅速表現出過人天賦,超越了當地同齡人水平。她的其中一個教練,是有名的瑞典乒乓球國手瓦爾德內爾。
  在女兒身上,愛娃無數次感受到了她作為中國人的性格特點:堅韌不拔,勇往直前,有時很含蓄。不過好幾次,愛娃想讓女兒用漢語回答她的問題,雯菲總說“NO。”成長在瑞典,她並不習慣。
  這就是愛娃來中國留學的原因———希望自己多會幾句漢語,更多地用女兒的母語和她交流,讓她記得自己是個中國人。
  而為了小雯菲,這個瑞典家庭也經常學著中國家庭吃米飯,過春節。他們盡自己所能,為孩子營造了一個充滿中國元素的家。2008年,他們還帶雯菲去北京看奧運,喂食大熊貓,以培養孩子對祖國的感情。愛娃說,現在他們還專門請了家庭教師來教雯菲漢語,一個月兩次。
  “我們瑞典班裡的學員主要是在職的瑞典人,他們學漢語是工作需要。愛娃明顯和他們不太一樣。”浙師大老師毛力群告訴記者,儘管愛娃是班裡69名學員中年齡最大的,但學習卻是最認真的。期間,很多學生經常因業務繁忙而缺課,但愛娃從來沒有;課堂上記筆記也是她最主動。
  “這是作為一個母親的職責,雯菲已經12歲了,如果將來離開我回到中國,我也不會傷心。在女兒身上,我自己也學到很多東西,關於中國人,關於中國文化。”明媚的陽光打在這個53歲的“大學生”臉上,溫暖而燦爛。(完)  (原標題:為讓養女不忘母語 53歲瑞典媽媽不遠萬里來華求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x18exzru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