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實施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千人計劃”,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5年多來,在中央正確領導和各地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這個在海內外頗具聲譽的引才計劃,在“出人才、出成果、出機制”等方面成效顯著,逐步成為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國家引才品牌。
  人才項目從2個拓展至7個,借勢“中國機遇”
  2008年“千人計劃”啟動之初的最初考慮,是用5—10年時間引進2000名左右能夠突破關鍵技術、發展高新產業、帶動新興學科的戰略科學家和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隨著形勢發展,“中國機遇”越來越為世界所廣泛關註,越來越多的海外人才希望回國(來華)工作。
  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分析研判形勢,及時調整引才計劃,以更大力度吸引“高精尖”人才回國;同時將初期的創新人才、創業人才2個項目,逐步拓展到“頂尖千人”“短期千人”“青年千人”“外專千人”“人文千人”等共7個項目,形成了覆蓋不同專業領域、不同年齡段和梯次配置的引才項目體系。
  由於計劃涉及多個職能部門,為協調各方力量,集成政策資源,體現國家人才工程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加強對計劃實施的組織協調,由19個部門組成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小組共同推進實施。在實施過程中,因應引才工作需要,人才遴選工作機制不斷調整完善,由最初中組部為主、會同相關部門組織評審遴選,轉變為中組部牽頭抓總、協調推動,人社部、科技部、教育部、人民銀行、國資委、外專局等部門分頭負責7個項目的人才遴選和政策落實,發揮相關部門職能作用和專業優勢,有效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實施5年多來,“千人計劃”已經專門配套制定了“一個意見、八個辦法”和《國家特聘專家服務與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支持措施,全方位增強國際人才競爭制度優勢:
  ——提升人才政策開放水平。在《出入境管理法》中專門設立“人才簽證”,對外籍高層次人才發放人才“綠卡”,為人才出入境和永久居留提供最大限度的便利。
  ——實行人才優待政策。對全職回國(來華)工作的人才授予“國家特聘專家”稱號並頒發證書。中央財政為引進人才提供每人50萬—100萬元的一次性生活補助,並設立財政專項,根據人才到崗情況據實撥付。在子女入學、配偶安置、醫療、保險、住房、稅收等方面給予一定的照顧。
  ——建立人才創新創業支持機制。在部分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和高新園區建立112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在北京、天津、浙江、湖北4地建設“未來科技城”,加大人才投入、使用、激勵、服務等方面的政策創新力度,為引進人才打造事業平臺。
  引進人才48%分佈在企業一線,助推“中國創造”
  截至目前,“千人計劃”已分10批引進了4180餘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他們回國(來華)後,在科研、教育、產業創新等各個領域積極發揮作用,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科學技術成果,推動了“中國創造”。
  據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負責人介紹,計劃入選者主體來自美、英、德、日、加拿大等科教發達國家的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和跨國企業,科技創新者研究水平大多居於國際前沿,科技創業者大多掌握轉化和產業化成熟度較高的科技成果、自主專利或具有豐富的跨國企業經營管理經驗。國內高校和科研機構引進的人才中,有諾貝爾獎獲得者3名、發達國家科學院或工程院院士46名、正教授1430餘名,引進的正教授遠遠超過1978至2008年30年間引進數量總和。
  在“千人計劃”帶動下,各省區市先後實施地方引才計劃,如北京“海聚工程”、江蘇“雙創計劃”、浙江“省級千人計劃”等,與教育部“長江學者計劃”、中科院“百人計劃”等部委引才計劃一起,形成多層次、多渠道、相互銜接的引才格局,帶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海外人才回國潮。2008年至今,留學回國人數76.32萬,年均增長30%以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13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指出,“龐大的海外留學生群體已經成為中國創新的主力軍。”
  “千人計劃”專家長期工作在國際科研前沿,回國後加快了我國與世界一流科研水平的對接。據不完全統計,“千人計劃”專家回國(來華)後發表重要文章和專著4416篇(部),其中國際頂級期刊《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論文50餘篇;承擔國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項目2886項,經費總額152.9億元。《科學》雜誌評出的“2012年度世界十大科學進展”中,“千人計劃”專家作出重要貢獻的就有3項。其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趙政國和上海交通大學楊海軍參與ATLAS組實驗,為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發現“上帝粒子”作出直接貢獻,成果列“十大進展”之首。清華大學施一公在細胞凋亡機理方面連續取得重大突破,2013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並被瑞典皇家科學院授予2014年度愛明諾夫獎,成為獲得該獎的第一位中國科學家。中國科技大學潘建偉在世界上首次實現拓撲量子糾錯研究並獲2012年“國際量子通信獎”。浙江大學陳騮因在等離子體物理理論的開創性貢獻被美國物理學會授予2012年度“麥克斯韋獎”。一大批專家回國後持續跟蹤本專業領域最新、最前沿的科研動向,在基礎研究領域取得一批原創性科學成就,對提升我國基礎科學研究水平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千人計劃”突出“按需引才、以用為本”導向,註重向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葯、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十二五”時期戰略新興產業傾斜,引進人才中近48%分佈在企業一線。他們發揮掌握關鍵技術、擁有自主專利、熟悉國際市場環境和運作規則的優勢,有效提升產品科技含量和競爭實力,顯著提升我國企業的科技自主創新實力。
  帶動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海歸潮”,唱響“中國聲音”
  “千人計劃”的深入實施,也極大地促進了國際交流與合作,發出了“中國聲音”;同時,帶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海外人才歸國潮,加速了國內高層次人才的集聚,受到國內國際社會的廣泛關註。
  “千人計劃”高度重視人才隊伍梯次引進和建設,在大力引進知名教授、專家的同時,2010年又啟動實施“青年千人計劃”項目,旨在從世界著名高校和科研機構引進在自然科學或工程技術領域取得博士學位、40歲以下、發展潛力大的青年人才。3年來,“青年千人計劃”已全職引進1116名35歲左右的優秀青年人才,這批人選回國不久即展現良好學術潛力,被學界譽為“中國未來的院士群體”。中國科技大學32歲的陳宇翱獲2013年度歐洲物理學會“菲涅爾獎”;清華大學的劉雲浩獲國際計算機協會ACM主席獎,成為第一位獲此獎的華人……“青年千人計劃”的實施,儲備了一批富有潛力的青年人才。
  銀監會、證監會引進專家擔任國際金融穩定委員會、國際證監會組織相關職務,在影子銀行監管、新興市場資產管理等重大改革中積極實現我國利益主張;中國移動引進專家大力推動TD—LTE成為4G國際主流標準,為我國通信產業發展占據有利地位;清華、北大引進的國際知名學者積極促成力學、數學等重要國際性學術會議在我國召開,提高相關學科的國際地位……一些“千人計劃”專家曾在國際組織特別是學術組織擔任重要職務,熟悉相關領域國際規則,他們回國後努力促進國際交流合作,提高我國科技和產業發展話語權和影響力,增強了我國在國際科技界學術界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鯰魚效應”帶來的變化是多重的。美國科學院院士王曉東領銜的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實行“科學家為主”的管理機制,幾年間實現了科研成果和人才培養雙豐收,成為國內科研機構改革的“試驗田”。北京中關村推出“1+6”新政,浙江推動民企成為引才主體,江蘇、廣東等地設立“海歸”創投引導基金和創業服務中心,陝西推出科研人員股權激勵措施,上海建立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務窗口……“千人計劃”鼓勵地方部門和用人單位對引進人才實行新人新策、特事特辦,支持他們在人才和科研機制上大膽突破、先行先試,探索了一條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開發利用國際人才資源的新路子,促進了國內人才和科研體制機制創新。
  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表示,按照黨中央“擇天下英才而用之”“以更大力度推進‘千人計劃’”等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以更寬的視野和胸襟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人才不唯地域,開發人才不求所有,使用人才不拘一格。海外引才工作將從“以引為主”轉為“引用並重”,讓海外高層次人才來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動,加快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
    本報記者 盛若蔚
 (原標題:千人計劃 海納英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x18exzru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